26. 釣的組-流鉛敲底
文章作者:vincent
發表時間:2012/09/20 20:32:50
文章分類:非釣莫入
大自然環境的千變萬化,溪流可說是其中的典型,尤其是落差梯度較大的山溪,短短三、兩百公尺之內,有平瀨,有急流,有深潭,有瀑布,水流的狀況複雜難測,許多位於急流的釣點,不是浮標釣應付得來的,非打沉底釣不可。
小時候看到的浮標,比起現在所使用的浮標,其簡陋用「石器時代」來形容也不為過,再往前推個三、五百年,也許浮標都還沒被發明出來呢,從這個觀點來看,沉底釣的歷史一定比浮標釣更久遠,手竿沉底釣也一定比甩竿沉底釣更古老,最早的沉底釣,應該就是直接用手把釣組抛下水吧,大約等於現在的「一支釣」或「手擒仔」。
甩竿沉底下竿後大多是定置釣點,手竿沉底釣則定置和流動皆可,流鉛敲底屬於手竿沉底的流動型。流鉛與敲底這兩種孿生釣法,釣組結構和釣法幾乎一模一樣,又都是直感脈釣,所以就把它們混為一談了。
一、釣竿
和定置釣點不同的是,流鉛與敲底每次下竿都要不斷隨水流移動釣點,釣竿不能太重,否則會很辛苦。流鉛用三七調溪流竿,敲底最好更硬一點,二八調很理想,多數情況,兩者竿長至少十八尺,常須要兩手持竿。
流鉛或敲底要時刻叼緊母線,操控釣組,不能像浮標釣那般使盡竿長與母線,為了企及釣點及擴大搜尋範圍,使用長竿是迫不得已的事。溪哥竿不宜用來釣敲底,因為敲底的鉛錘都是二錢起跳,掛底的話也不好掙脫;若水流速度允許的話,溪哥竿可以用輕鉛玩玩流鉛釣。
二、釣線
基本原則仍是以對象目標為釣線粗細的考量,敲底最常用在急流釣苦花,要負擔重鉛,且因時有掛底之虞,母線用一點五至二號,子線零點八至一點二,這樣的搭配已足以應付多數溪魚。輕鉛(兩錢重以內)的流鉛釣苦花、丫嬤或石斑,一點五母線對一點零子線,應該夠粗了。
母線是透龍的,從竿尾到鉛錘總長大約與竿等長,或略短於竿長,這兩種釣法和浮標釣不同,和定置釣點的沉底也不同,貪線會嚴重妨礙操竿。子線長度二十五至四十公分,水底的水流太急亂的話,在子線中央加一顆六號或八號咬鉛,可以緩和釣餌擺盪的速度與幅度。
三、分鉤結的綁法
流鉛與敲底的釣組結構一模一樣,都要在母線末端約二十公分處,做一個或兩個分鉤結,用來綁子線。分鉤結是一種平常少用的特殊線結,這個線結我查不到它的原名,因一向用它來綁分鉤子線,姑且稱之為分鉤結,綁法介紹如下:
*為了易於辨識,在母線纏上橙色B定位點及藍色C定位點,B定位點的圈圈直徑約三~五公分左右,C定位點至D母線末端約十五公分,這一段將用來安裝鉛錘。要先把分鉤結完成,再決定母線的總長度。
*橙色點穿出的那段不要太長,形成的半圈狀直徑約一公分即可。要確認藍點線段必須在橙點線段的下方,否則線結會滑脫。
*在橙點段的半圈中置入一直徑0.5~1.0公分的管狀物,鉛筆、細竹枝或菅芒莖都可,置入物的大小即是分鉤結圈的大小。
*束緊後,檢查線結是否平順,並使線結朝置入物集中,然後再抽掉置入物。
*完成圖。分鉤結橙色定位點是辨識用,實際操作時不必如此,但可以用簽字筆塗上顏色,以免搞混了;分鉤結的圈圈就用來綁子線,直徑0.5~1.0公分即可,過大或過小都不妥當。B至D長十五~二十公分,用來安裝鉛錘,鉛錘離分鉤結約十~十五公分。
流鉛或敲底的分鉤結也可以做兩個,上下距離約十公分,上鉤的子線必須短於十公分,下鉤子線較長些,約25~40公分。這種分鉤結多做幾個,能綁成蜈蚣鉤的釣組。
四、釣法操作
顧名思義,敲底就是讓鉛錘順著水流方向一路叩擊水底,也有人說是叩底。下竿在釣點上游,鉛錘下沉途中要適度繃住釣線,鉛錘著底時會有「叩」的一個震動傳到手上,這時再多使幾絲力把釣線叼緊,等待約十秒鐘左右,沒有魚訊的話,把釣竿稍往上提一下,水流會把釣組帶往下游,再輕輕降下釣組,過程中必須使釣組適度緊張,鉛錘再度著底時,又會有「叩」的震動傳到手上,再繃住釣線等待魚訊,如此反覆,直到釣組離開釣點範圍,再提起釣組重新上餌下竿。
敲底釣法最大的難度就在控制釣線的緊張程度,釣線太鬆,「叩」的震動無法傳到釣竿,太緊又會拉起鉛錘移動釣組,不能等待魚訊,鬆緊之間的微妙差異,就靠十指去感覺,有如在摸黑的夜路上用手扙探路一般。一啄一啄的魚訊不必理會,抖動的魚訊就要揚竿,這是反合釣,揚竿不要太用力。
敲底的用鉛重量要依現場水流速度而定,一般是以二錢鉛為準,視情況再做調整,流急則加重,流緩則減輕;鉛形不拘,紡椎形或球型皆可,在母線末端以大號的咬鉛擋住,掛底時可捨棄。為了環保,也可以用石塊代替鉛錘,只要在釣組末端原來安裝鉛錘處做一小套圈,再套上兩、三條圈徑兩公分左右的橡皮筋,用橡皮筋束上適當大小的石塊即可。
為了看清釣組的動向,須在母線安裝三至五個目印,每個目印相距十公分左右,最下面的目印離水面約三、五十公分。某些場合,尤其定置釣點時,目印可以用來觀測魚訊。
*目印的種類不多,這是最常見的兩種,上方的是香魚友釣用,一組三個,如太空豆一般裝上母線,相當方便,但價格昂貴;用鮮艷的化纖毛線綁在母線上,也可以當目印。
釣點通常水流較急,釣餌要耐得住水的沖刷,吐司、麥片或蟲餌較適當。我曾用泡軟的鱸魚顆粒飼料當餌,中型苦花和大石賓滿捧場的,在柑腳溪上游也曾用雞肉絲釣到二十公分的苦花;都是試驗性的用餌,不值得參考。
流鉛的操作和敲底大同小異,差別只在於流鉛一般使用較輕的鉛錘,當鉛錘著底時,沒有很明顯的「叩擊」感,釣線一繃緊,釣組就被水流帶著走,這也成了流鉛釣的特色,也就是說,鉛錘帶著釣餌在釣點底部或走或停地流動,流動的快慢靠釣線的鬆緊來控制,放鬆到一定程度,可能成為定置釣點。
五、結語
狂熱於苦花的年代,在芊蓁林溪常用流鉛和敲底,可能是技藝不精,釣獲的苦花竟然比平流、深潭甚至淺潭的浮標釣差很遠,這也讓我建立一個垂釣的邏輯思維:要先找理想的釣點,然後才找相對應的釣法。
日本釣山鱒的直感釣法很可能是台灣流鉛敲底的來源,兩者的釣組和釣法如出一轍。流鉛和敲底要時時持著長竿,三、兩個鐘頭下來就手酸腳軟、頭昏眼花了,對我個人而言是偶一為之的迫不得已,除非情況特殊,我不會想用流鉛敲底,浮標釣畢竟輕鬆多了,也相對精準多了;但釣魚人總要多學幾樣招式,吹噓起來才不落人後。
九月 26th, 2012 at 10:13
用這個釣組去對付深坑木柵間的阿媽魚不知可行得通否?阿媽大部分待在流急的潭尾淺瀨,浮標釣難度太高(至少對我而言),這個釣組看來滿靈動的,說不得,我也下海學一學呢!但這一學,就把多年來只釣浮標釣的習慣給打破了...猶豫中
又,深坑的竹兄弟不吃餌,我覺得跟小紅蟲關係似乎沒那麼大.經上次V兄閣下您指教後,我去過兩次,都有竹兄弟正吃上鉤,只是數量較少而已.感覺上魚兒都很"青驚",出水時會吃餌,或者釣下游水急的平瀨也拐得到.但,一把上鉤的魚兒放回去,那就完全不吃了--竹兄弟 藍魔鬼 福壽都一樣,只有石斑沒在怕.兩次去釣,就碰到一次兩名老兄一身裝備下去射魚,我覺得這才是魚兒怕人最主要的原因!
九月 26th, 2012 at 10:58
回竹篙頭:
這釣組的小零件最少,確是簡單扼要的靈動,閣下那廿一尺竿很適合這釣法。教我的師父用兩門分鉤,但我習慣單門分鉤。
上次去大漢溪看人家釣丫嬤,他們傳了一拖拉庫的A撒,真的想把溪道填平的架勢,我們少用A撒的人可能不適合釣丫嬤。
今年的坪林也一樣,不論北勢溪或呆魚堀溪,每趟都看到兩、三個射魚的,也許是坪林釣況不佳的主因。
十月 11th, 2012 at 13:02
+1
補一張目印的照片,把文章更新一下。
七月 20th, 2013 at 03:32
請教一下大大,敲底中"沒有魚訊的話,把釣竿稍往上提一下,水流會把釣組帶往下游,再輕輕降下釣組"這個動作原因是為何呢?為什麼不一直等到魚訊來就好呢?
另外流鉛釣法小弟還是不太了解,鉛隨走水流動對魚訊有什麼幫助?感覺用敲底比較精準耶…
七月 20th, 2013 at 23:56
To 阿梁:
歡迎光臨傳說奉茶。
敲底釣等待魚訊的時間長短,因個人喜好或釣場狀況有所不同,覺得可以凹下去的點,當然要混久一點。之所以要提竿讓釣組往下游跑,目的在擴大搜尋範圍,此其一。其二是,從上游往下走走停停的釣餌,感覺上比較自然。其三是,水流較急處,水底狀況不是看得很清楚,常常是釣餌一下去就隱入石塊與石塊之的的空縫,魚兒們可能看不到,讓釣餌上上下下地往下游跑,可以提高收視率,增加命中率。
照我個人的經驗,苦花要吃餌的話,它沒有太多猶豫,不用等多久就上鉤了,而且大部分都在同一位置上鉤,用敲底釣苦花,我不是直接把釣餌丟進釣點,而是利用水流讓釣餌進入那好位置,用沉標釣或浮標釣也是如此。
流鉛和敲底實際上是大同小異的釣法,流鉛可以釣餌完全不著底,也可以走走停停,或是定在一點上,是彈性較高的釣法,輕鉛有輕鉛的好處,尤其釣餌的漂動樣式,是重鉛模仿不來的。
以上是我個人的推測,真正的答案要靠各人的追究,經歷不同,答案就可能不同,釣魚丫,沒有非要如此釣不可的釣法,我個人的想法是,盡量學習各種釣法,雖然到頭來我還是只喜歡一種釣法。
七月 21st, 2013 at 00:26
感謝您的回答,真是受益良多。
七月 21st, 2013 at 01:33
附加一點:因為釣點溪水常有流動,浮標站得不理想,或因為天黑看不清浮標,又捨不得拿出螢光棒,老六兄在福和橋下游一帶時常採用輕鉛的流鉛釣,成績相當不錯,當然,是魚要吃餌時。六兄的釣法是餌一下水就讓它自然漂動沉底,不管它停留在什麼位置,直到魚來吃餌,有姜太公的架勢了。
八月 21st, 2013 at 08:50
去年曾經用直感敲底的方法作釣一次,釣組綁法一直困擾著我,我想你這種綁法是把分鉤結當八字環用,可隨時汰換子線,請問子線和分鉤結的連結方法為何?要牢固又要方便汰換子線,謝謝!
八月 21st, 2013 at 14:21
to choulou:
歡迎光臨傳說。
溪釣釣組的基本原則,是盡量減少釣組上的小道具,尤其是釣苦花,所以才用這種釣組。一般這種釣組的分鉤結是做兩個,相距約十公分,上鉤用10公分短子線,下鉤用長子線,約25公分。子線的綁法請參閱本分類《釣的組-線結》兩文,其中有單鉤子線的綁法,簡單快速又牢靠。
八月 22nd, 2013 at 19:38
我進去看了許多文章,受益良多,子線綁分鉤結的方法,終於搞懂了,謝謝!
九月 3rd, 2013 at 15:16
我是出期生,去年才開始接觸溪釣,手上有一把ST超輕15尺八工竿做浮標釣;現在想學流鉛和敲底,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想請教前輩,流鉛和敲底的釣竿相同嗎?可否推薦適合的釣竿,謝謝!
九月 3rd, 2013 at 23:54
回 choulou:
歡迎光臨傳說奉茶。
溪哥(八工)竿用輕鉛的流鉛勉強可於緩水處做釣,但不適合敲底,敲底的鉛大體都要二錢以上,溪哥竿玩不動。
一般流鉛或敲底的釣竿都用硬調溪流竿,十八尺以上,找熟悉的釣具行問一下,老板會給你推薦,要當場試試釣竿的配重(竿尾要輕)、手感和調性,並檢查每一節套吞處的密合度,溪流竿也可以用來做輕裝池釣,三、五斤的魚起得來。
我個人的感覺,流鉛的難度比敲底高,所以先練習敲底比較妥當,玩流鉛之前,有必要熟悉浮標脈釣,兩者有些許共通處,但脈釣比較好下手。
九月 5th, 2013 at 10:57
進入溪釣一年多,溪釣看似簡單,要釣的好也不容易;謝謝你的指導,我就一步一步慢慢來,先學敲底釣。
九月 8th, 2013 at 00:42
回choulou:
我個人的看法是,垂釣這種休閒活動,只要能「快樂地玩」,然後能「玩得快樂」,這樣就是「釣得很好」,加油加油!
八月 10th, 2014 at 11:48
大大你好,看完您的文章受益良多,請問一下目印是上在母線的尾端??還是竿先的那一頭???
如果使用大大圖片中下面的那一種(卡紙),遇水後可以回收再利用嗎??
八月 12th, 2014 at 20:06
信廷兄您好,目印的安放位置,最下方的目印在離水面約三十~五十公分處,所以要一面測水深,然後再一面逐漸調整位置,標準安置法要三個目印,目印之間的距離約十~二十公分,我個人常偷懶,只安置兩個目印,還是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圖中的卡紙目印是塑膠之類的材料,不怕浸水,可重覆使用。
八月 16th, 2014 at 00:21
版大你好
今天我去試過了,果真有差..
有稍稍的進不了,沉底直覺真的刺激很多~讚!!
再請教大大,如你文中使用分鉤結,跟使用八字環差異性很大嗎??
八月 17th, 2014 at 10:47
回信廷:有一種專門用來綁分鉤的八字環,也是很方便的釣組零件,若是只要一門分鉤,那和使用這種分鉤結沒什麼太大的差異,若是兩門以上的分鉤,用八字環就嫌笨重了些,整個釣組的小零件太多,魚兒可能不來捧場。
八月 18th, 2014 at 23:33
V大你好,在戶外,掛底時有時會將母線扯斷,小弟手又不是很巧綁個分鉤結綁得很辛苦XDD 小弟我是用一門的,所以使用八字環即可囉?
如果掛底不小心將母線扯斷,例如12尺手竿,(扯斷後)線組約剩10或11尺,只能整組重榜囉??
八月 19th, 2014 at 01:48
回信廷:流鉛敲底偶而會斷母線,這是正常的,常斷的話就有問題了。如果按照文中第一張照片的方法安裝鉛錘,最下方的咬鉛不要咬得太死,掛底時鉛錘可捨棄,九成九不會斷母線。還有,鉛錘必須距離分鉤結十~十五公分,用三腳八字環也須如此,意思就是讓八字環離水底十~十五公分,否則八字環很可能卡在石縫裡,用力扯就會斷母線。
一般而言,敲底的釣竿要長一點,才有迴旋緩衝的餘地,十五尺以上吧,釣點太近,人可後退。敲底的釣組總長略短於竿長,所以斷母線若損失不多,可以繼續用,若釣組斷母線後已太短,可以用同號數的釣線接長,接線結有好幾種,八字結最簡單,但也最易再斷,找機會我再把幾種常用的接線結做個介紹。
八月 21st, 2014 at 21:25
給V大:先謝謝V大非常有耐心的指導,確實在釣術略有進步,如不安裝鉛錘以石頭代替也可以吧???
最近去釣魚,意外拉起毛蟹…又開始研究釣毛蟹了XDD
期待V大分享接線結,太需要這東西了: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