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落的情感-爌窯
文章作者:公子小白
發表時間:2009/11/05 17:53:24
文章分類:生活
在台北大都會區住了三十年,後來這二十年,不知是什麼原因,烤肉這種活動,漸漸由野外退縮到公園,又再退縮到騎樓下。不但中秋節烤肉似乎已約定或俗成,有事沒事地,甚至只是傍晚到巷口雜貨店買個飲料,都會聞到不知從哪傳來的烤肉焦香味。尋味而去,就看到某戶人家的門外,僅數米寬且停滿機車的巷道旁,四五個人擠在小小一塊機車停車格裡烤肉。這種情景看在眼裡,心裡難免會升起幾縷如炭煙加油煙的感嘆;曾幾何時,台灣人生活中的一些樂趣,變得如此卑微又無奈?
爌窯是不是本土文化並不重要,值不值得提倡也不重要。但如今這種似乎純為了吃而烤的,既擁擠又閉塞的活動如果成了本土文化,本質上就是一種悲哀。筆者自童年迄今,參與過的爌窯,屈指可數,但次次皆印象深刻。感覺上,那是一種另類的祭典儀式,在秋收入冬後的農閒時節,人們對土地所賜與的一切的情感表現。是以,將筆者對爌窯所知,提供給好友們參考。
爌窯是適合人數在六、七人以上的團體活動,因為整個活動規模如同營火會一般,活動時,須將工作計劃並分配好。造窯前,大家一同撿拾造窯所須之土塊;然後留下二、三人造窯,其他人則整理食材並四處尋找做為燃料的薪材。薪材的量一定要充足,寧多勿缺,除了起火所須之細材,須多找些火力夠強硬的枯木。所須工具呢,一兩支花鏟和花鋤,再加上一支長夾子就夠了。
窯是乾的黏土塊堆成,外形如蒙古包,大小視情況而定,太小沒意思,太大不易做,內徑六十至八十公分是理想的大小。土塊約拳頭大小,略呈長形,較易堆疊。土塊不能有污染或不好的臭味。
以窯的底部內徑六十公分為例,先將直徑六十公分的圓形地面,開挖下凹如淺鍋狀,土塊沿著下凹淺鍋的外緣,由下往上,一層一層,一圈一圈堆排,由底部開始,上面一圈的直徑都要比下面一圈略小,向上收攏,最後成蒙古包狀。基部的土塊稍大些,越往上則越小,土塊與土塊之間稍大的縫洞,以小土塊填補。
窯口的造法得講究一下,因為升火之後,須不斷補充薪材,若有不慎,可能導致整座窯崩潰,前功盡棄。窯口方向要在迎風面,高與寬各約二十公分。有把握的話,直接用土塊堆成拱門形;否則,找個大一點的土塊,切削成磚頭狀,做為窯口的門楣。底部第一至第三圈土塊留二十公分缺口當窯口,窯口兩側的土塊須更大且堅固,缺口上方再安放磚頭狀土塊當楣,這樣的窯口就相當保險了。
窯造好時,薪材和食物也準備得差不多了,盛大的營火會開始。升火之後,先加入細的薪材,等窯裡火力較夠時,才加入粗的薪材;升火及添加薪材時得特別小心,這時若把窯弄垮,招來一頓惡罵事小,一切重來事大。
若是在天黑後升火爌窯,要看到整座窯所有的縫洞都冒出火舌,這種火舌稱為「火筍」,這樣的火力才夠強。除了一兩個人做火頭工之外,其他的人就自由活動,或圍著熊熊窯火唱歌跳舞。
在溪邊爌窯,可以用石塊來代替土塊。但一般石塊在加熱過程若受熱不均,極易炸裂,要找到厚片狀的頁岩才理想,較易堆砌,也較不會崩裂。除此,在起火之後,火力須控制好,慢慢加溫,不可很快就以大火伺候。石塊造窯我只有一次經驗,雖然沒失敗,但升火之後,從頭到尾都提心吊膽,生怕石塊中藏著恐怖份子,突然就把苦心建造的窯炸毀。
強火燒了超過二十分鐘,就可以進行第二階段,食材入窯。先在窯口外的地面,挖一個直徑約三十公分,深約三十公分的土洞,將窯內的灰燼扒入土洞中,在灰燼上放少量易熟的食物,然後以乾淨的砂土掩埋,上面插一支細樹枝為記號,免得忘了那兒也有好吃的東西。在夜晚,灰燼扒出後,會看到窯內部土塊是火紅的,這樣熱度才算夠。
第二階段的重頭戲是在窯頂開口;首先,將窯頂部的土塊逐一夾起,使頂部有直徑約三十公分的開口,同樣地,要留意別使整座窯崩潰。夾起的土塊一部份用來封住窯口,其餘的丟入窯的內部,並推落約一圈燒紅的土塊,使土塊平均分佈在窯內底部,第一層食物平均分布地放入窯內,又推落適量的土塊入窯,然後再放入第二層食物,依此類推,每放一層食物,就推落適量的土塊。
水分多的,最不易熟的食物放在下層,越易熟的放在上層。每層的食物量要控制好,以免有多出的食物放不進去。全部食物都安置妥當,整座窯就成為土塊堆了。再以乾淨的土將這土塊堆全部蓋住,蓋得越厚越好,使熱氣不致流失太快。最後要在這土堆頂上插一支細樹枝,才算大功告成;為什麼要插一支細樹枝?我不知道,長輩這麼交辦下來,晚輩照辦就對了。
不能沾到泥土的食物,如雞腿或香菇等等,預先以鋁箔紙分別包好,以前沒有鋁箔紙,都採用芋葉、野薑葉或芭蕉葉,很原始,但別有特殊的香氣。帶殼的粟子放在中層,花生一定要帶殼且是濕的,乾的花生會焦掉,這些都要平均分佈在各層。地瓜則連皮整條入窯,每條約拳頭大,太小易焦掉。
食物要全熟約須三、四十分鐘左右,久一點無妨。等待的時間,大伙兒可以進行其他節目,或四處亂晃,這階段稱為「走窯」,記得留下一人負責看守,以免有哪個白目的飫鬼忍不住來偷開窯。
第三階段是開窯,從上往下慢慢開挖,將食物找出;土塊溫度仍然很高,須小心以免燙傷。內徑六十公分的窯,約可供應十人份的食物。人數多時就分組活動,多造一兩個窯,每座窯放入不同類別的食材,分別處理也行得通。剛開挖到第一樣食物時,先試吃一下,若未全熟,封窯再等個十來分鐘。開窯時很像在尋寶,有些好料的不知塞在什麼位置,找到時就會有一陣歡呼聲。
經歷了整個爌窯的過程,最後的吃,其實已經不是為了口腹之欲了。這時候,大伙兒邊吃邊聊,吃到半生不熟的抱怨幾聲,被食物或散置的土塊燙到的人哀嚎幾聲,這些小插曲都是樂趣。
本文在三年前即已撰寫完成,原來打算實際造個窯,進行爌窯實況拍照記錄,然後再行發表。幾次拜託兒子號召他那批狐群狗黨來共襄盛舉,以成就復興固有文化之大業。無奈,時下的年輕人寧可在網路上爌,或在馬路邊烤,也不願褲腳捲起來跟著老傢伙潦落去。拙作因此只有文沒有圖,這也算是另一種悲哀吧,一種無以名狀的失落感。
(照片由一色純提供)
十一月 7th, 2009 at 22:08
我很喜歡爌窯,每次到苗栗探望嫁做農婦的姊姊時,外娚、外娚女們一定陪我到後山爌窯. 照片中的窯是我塔的, 我把正在顧窯的我修掉了. ^_^
十一月 7th, 2009 at 23:03
To 一色純:
感激不盡,有了照片,省得我老人家要再低聲下氣去拜託那些小人家。
閣下建造的窯滿有特色的,像一座尖塔,我做的窯都像大饅頭。
十一月 8th, 2009 at 09:44
我小時候做的窯,造型也像饅頭.為了窯門的穩固,我們通常會找石頭或甚至磚塊(如果找得到的話)當門架.窯內所爌的食物,局限在蕃薯或玉米這兩樣田裡隨手"撿"得到的東西."撿"字意思跟平常的撿不太一樣,或者也可以用"拿"或"借"一類的字眼來取代,基本上意思很接近.
幾乎都是國中畢業以前的記憶,那時候的水啦,土地啦,作物啦,很少不乾淨的.只要大片田園中有一塊已收成的,就給他爌下去了.田主人若不高興,會來趕.通常摑窯的動作都要很快,因為已經升了火的窯不論田主人多麼不爽,也得忍耐,讓那些大大小小的傢伙們把事情給完成.小時候"逆小",都會故意找那些"小氣鬼"的田主人麻煩,就在他田地上爌.跟他比快,比賊,快樂得很.
十一月 8th, 2009 at 19:27
我小時候爌窯,都是長輩帶頭,很正式的樣子。因為家業有磚窯瓦窯,由叔叔們掌管,他們為爌窯建的窯很專業,用了很多術語,那些術語我只記得一點點。
我帶頭的爌窯,都是高中以後了,人數最多的一次,全校幾個班共三十人左右參加,學弟J先生還為此偷宰了家裡一隻兔子。那次也派出人馬去別的田裡"借"些蕃藷,人馬過了許久才回來,只借到四五條蕃藷;據說,借的過程很刺激,最後是游過朴子溪才回得來,其中一人,後來唸軍校,幾年前官拜少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