徙巢雞母生無卵
文章作者:公子小白
發表時間:2010/01/06 14:15:11
文章分類:台諺傳說
景氣熱絡時期,人力需求量較大,每每在農曆年後,會出現一波跳槽風。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,轉換跑道或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,「人往高處爬」是很自然的事,也是是值得鼓勵的好事。人生苦短,多一些歷鍊,多看些美麗風光,以開闊心胸,拓展視野,也不枉到人世間走一遭。
可是,就因為人生苦短,沒有太多時間讓你東躇躊西猶豫。從另一個觀點來看,許多工作都須要專業,在那專業領域裡,你花了越多的時間,下了越大的功夫,必然更能深入它的各個層面,工作更能得心應手,也更有希望得到相對應的成就。
「徙巢雞母生無卵」是形容後者的一句台諺。筆者童年時,後院有一塊四五十坪大小的空地,用竹籬圍起來,裡頭飼養一群雞,養雞的最終目的是要吃它們的肉。但只要雞群裡有母雞,它們就一定會生產雞蛋,在當時,這是多出來的副產品,每天早上到竹籬裡去找雞蛋是一件很快樂的差事,就像在尋寶一樣。
凡是形成族群的動物,必定會有階級意識在其中運作。這些在固定空間裡生活的雞群,由一隻公雞大哥為頭目,掌管整個雞群,它擁有三五隻最美麗的母雞為正室,其餘的母雞皆為後宮。頭目之下再分出幾個小弟頭目,小頭目不准擁有配偶,只能偷偷吃零食。偷吃被逮到,一定是被大頭目啄得滿雞冠包,更慘烈的甚至被逐出雞群外去自生自滅。
整個雞群超過一定數量時,它們會分成若干各據領土的諸侯,進入春秋戰國期。鬥爭頻繁的動盪時代,有一些階級較低的母雞,會在各諸侯之間的夾隙遊走求生,沒有較固定的棲身之處,這些母雞不太敢生蛋,就算敢,或忍不住生了,也是東下一粒,西下一粒,零零散散的成不了氣候。所以才說「徙巢雞母生無卵」。我們也常用「青蛙腿」來形容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的人,據說有青蛙腿的人蹲不久。
「徙」字,台語音為ㄙㄨㄚˋ,遷移或易位之意,也有徘徊彳亍的意味。「巢」不是正字,「巢」字的台語音略同「早」音;這裡的正字可能是「宿」,台語音略同「修」(ㄒ一ㄩㄨ)音。
名詞的構造上,台語常把形容性質的字擺在後面。母的雞,國語說母雞,台語說雞母。國語說颱風,台語說風颱。至於卵與蛋有何不同,筆者欠學,說不出所以然,只知多數場合台語使用卵字,雞卵鴨卵蛇卵魚卵都是卵,只有皮蛋和王八蛋才是蛋。
根據前面的說法,是否換工作或換跑道,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兩難的意味,實際上,取捨的標準還是在於個人的價值判斷。筆者有一位同鄉是汽車鈑金師傅,四十年的功力,手藝之精巧令我十分佩服,但是他時常怨嘆自己一輩子做烏手工作,我的偑服只成了折價劵,對他來說毫無正面意義。
成大事或立大業,究竟算不算成就,嚴格說起來也還有商榷的餘地,不久前,有關財稅的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全國所得稅的總稅收,受薪階級的小老百姓佔了七八成,大企業的大老闆們只佔一兩成。依此數據來看,是小老百姓成就了這個社會,而大老闆們享受了這個成就。
這項統計資料,還給我們一個啟示,不管你徙不徙巢,也不管你生了多少卵,都要秉持台諺「自己刣,趁(賺)腹內」的精神,各人造業各人擔,自己下的蛋要自己吃掉,不可留給大老闆們享受。因為,做為一隻被飼養雞母,你生的卵只是副產品,最終,大人物們還是要吃掉你全身的肉。